尋甸林峰源食品廠 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報告 (2022年版)
尋甸林峰源食品廠
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報告
(2022年版)
尋甸林峰源食品廠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
尋甸林峰源食品廠突發環境事件環境風險等級確定
各位員工:
環境風險等級劃分為重大環境風險、較大環境風險、一般環境風險三個等級。
根據《突發環境風險評估指南》(試行)(修訂版2016年9月)中環境風險評估方法對“尋甸林峰源食品廠”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等級進行評估,評估結果為:
尋甸林峰源食品廠風險等級評為一般環境風險級別(L)。
尋甸林峰源食品廠
2022年11月 日
主題詞:環境風險評估
尋甸林峰源食品廠 2022年 月 日印發 |
1.前言
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是分析單位存在的潛在風險源和風險物質,分析突發事件對周邊環境影響和人生安全損害程度,同時提出合理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使事件影響達到可接受水平。風險評估的重點為識別潛在風險源和風險物質,確定風險概率;預測廢氣泄漏、廢水泄漏和危險廢物泄漏等風險事件的環境影響,判定企業風險等級。
為有效防范環境風險和妥善處理突發環境事件,完善以預防為主的環境風險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公司環境安全主體責任,根據《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暫行辦法(試行)》(環發[2015]4號)、《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等文件的有關規定,公司存在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可能,須進行風險評估。為此,尋甸林峰源食品廠2022年11月編制了《尋甸林峰源食品廠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報告》,編制過程中根據《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對企業的生產、加工、使用、存儲或釋放涉及附錄A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物質進行風險評估,并且對評估企業提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及建議。
通過開展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為企業加強內部環境管理、防范環境風險和預防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提供技術指導,最終達到大幅度降低突發環境事件發生,保護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目標,同時有利于各地環保部門加強對重點環境風險企業的針對性監督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2.總則
2.1編制目的
按照以人為本、合理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環境安全,嚴格規范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行為,遵循以下原則開展環境風險評估工作:
環境風險評估編制應體現科學性、規范性、客觀性和真實性的原則。
環境風險評估過程中應貫徹執行我國環保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政策,分析企業自身環境風險狀況,明確環境風險防控措施。
2.2編制原則
本報告以尋甸林峰源食品廠生產過程和事故狀態下產生的污染物作為評估重點,以與環境風險有關的法律、制度、導則和治理技術為依據,編制全 面、具體且具有代表性、針對性的環境風險評估報告。本報告按照“以人為本”的宗旨,預防和減少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提高突發環境事件控制水平,控制和消除突發環境事件引起的危害,規范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管理工作,合理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公眾生命安全和環境安全,嚴格規范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行為,提高突發環境事件防控能力,全面落實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防控主體責任,并遵循以下原則開展環境風險評估工作:
- 全面、細致地進行現狀調查;
- 科學、客觀地進行評估,如實反映公司的環境風險水平;
- 認真排查公司存在的環境風險,嚴格對照《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指南(試行)》制定整改方案;
- 評估報告的內容和格式必須符合《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指南(試行)》的要求。
2.3編制依據
2.3.1法律法規、規章、指導性文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
(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8年;
(4)《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20年;
(5)《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2007年;
(6)《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2015年6月5日;
(7)《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17號);
(8)《云南省環境保護廳轉發環境保護部關于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指南(試行)的通知》(云環發〔2014〕70號)。
2.3.2技術指南
(1)《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 169—2018);
(2)《環境風險評估指南》(試行)(修訂版2016年9月);
(3)《環境應急資源調查指南》(試行)。
2.3.3標準規范
(1)《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16297-1996);
(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07);
(3)《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4)《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 31962-2015);
(5)《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 169-2018;
(6)《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9-2001及《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79-2001);
2.3.4其他相關資料
(1)《尋甸林峰源食品廠900t/a米線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2)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尋甸分局《關于尋甸林峰源食品廠900t/a米線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昆生環尋〔2019〕39號);
(3)《尋甸林峰源食品廠900t/a米線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
(4)《尋甸林峰源食品廠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第一版)》;
(5)其他相關資料(單位救援物資清單、應急救援指揮部組成、 聯系通訊錄等);
(6)《尋甸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2.4評估范圍
本評估報告針對尋甸林峰源食品廠廠區內外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的環境風險等級進行評估。
3.資料準備與環境風險識別
3.1項目概況
3.1.1尋甸林峰源食品廠基本情況
尋甸林峰源食品廠成立于2011年,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尋甸縣羊街鎮清水溝村委會吳所村154號?,F已建成包括原料庫、生產車間、成品庫等主體工程為主的年產900噸米線生產線一條,以及衛生間、鍋爐房、辦公及休息室等輔助設施。2011年5月,云南大學科技發展咨詢中心編制完成了《尋甸林峰源食品廠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2011年7月26日,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環境保護局以尋環〔2011〕86號文予以批復同意建設。
由于本項目生產設備較為落后,因此尋甸林峰源食品廠決定對項目進行技改,對原有900t/a米線加工生產線的落后設備進行拆除,新購置更換洗米系統、磨漿機、壓濾機、磨粉機、和面機、蒸粒機、擠粒機、擠絲機、壓濾機、燃氣鍋爐、計量、包裝等設備及給排水、供電、環保安全等配套設施。于2018年10月提出了項目建議書,同時向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科學技術和工業經貿信息化局進行立項。并于2018年10月22日取得了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科學技術和工業經貿信息化局技術改造項目登記備案確認證明。2019年3月,尋甸林峰源食品廠委托昆明翊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編制完成《尋甸林峰源食品廠900t/a米線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并于2019年6月10號取得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尋甸分局《關于尋甸林峰源食品廠900t/a米線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昆生環尋〔2019〕39號);
2020年5月編制完成《尋甸林峰源食品廠900t/a米線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
2019年11月編制完成《尋甸林峰源食品廠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第一版)》。
目前,項目生產運行穩定。
3.1.2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名稱:尋甸林峰源食品廠900t/a米線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
(2)建設單位:尋甸林峰源食品廠
(3)建設地點:云南省昆明市尋甸縣羊街鎮清水溝村委會吳所村154號
(4)建設性質:技改
(5)建設規模:年產900t米線
(6)項目投資:項目總投資為535.24萬元
企業基本情況見表3.1-1。
表3.1-1 企企業基本情況及建設情況一覽表
企業名稱 |
尋甸林峰源食品廠 |
||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
91530129316309098U |
||
法定代表人 |
岳存林 |
聯系電話 |
13619677306 |
單位所在地 |
云南省昆明市尋甸縣羊街鎮清水溝村委會吳所村154號 |
||
所屬行業類別 |
米面制品制造C1431 |
||
建廠年月 |
2011年7月 |
最新改擴建年月 |
2019年3月 |
企業規模 |
年產900t米線 |
占地面積 |
3333.5m2 |
環保手續 |
2011年5月,尋甸林峰源食品廠委托云南大學科技發展咨詢中心編制完成《尋甸林峰源食品廠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2011年7月26日,尋甸回族自治縣環境保護局以尋環〔2011〕86號文予以批復同意建設; 2019年3月,尋甸林峰源食品廠委托昆明翊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編制完成《尋甸林峰源食品廠900t/a米線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并于2019年6月10號取得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尋甸分局《關于尋甸林峰源食品廠900t/a米線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昆生環尋〔2019〕39號); 2020年5月編制完成《尋甸林峰源食品廠900t/a米線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 2019年11月編制完成《尋甸林峰源食品廠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第一版)》。 2020年3月取得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尋甸分局印制的排污許可證。 |
||
歷史突發環境事件 |
無 |
項目具體建設內容見下表:
表3.1-2 項目工程情況一覽表
工程 內容 |
項目 組成 |
技改前建設內容 |
技改后建設內容 |
依托 關系 |
|
主 體 工 程 |
原料庫 |
1間,1層磚混結構,建筑面積約21m2,用于暫存原料大米,位于生產車間北側。 |
1間,磚混結構,建筑面積約21m2,用于暫存原料大米,位于生產車間北側。 |
保留 |
|
生產 車間 |
1間,2層磚混建構。其中1層建筑面積約130m2,設有洗米、泡米、壓榨、冷卻等工序;2層建筑面積約30m2,設有磨漿、脫水、攪拌、造粒、蒸制等工序。 |
1間,2層磚混建構。其中1層建筑面積約130m2,設有洗米、泡米、壓榨、冷卻等工序;2層建筑面積約30m2,設有磨漿、脫水、攪拌、造粒、蒸制等工序。 |
技改;保留主體結構 |
||
辦公休息室 |
辦公室,休息室各1間,1層磚混結構,位于廠區西側,其中辦公室建筑面積約40m2,休息室建筑面積約70m2。 |
辦公室,休息室各1間,1層磚混結構,位于廠區西側,其中辦公室建筑面積約40m2,休息室建筑面積約70m2。 |
保留 |
||
輔助 工程 |
清洗區 |
洗米線箱區,建筑面積面積5m2 |
洗米線箱區,建筑面積面積5m2 |
保留 |
|
包裝區 |
包材庫1間,建筑面積11m2。 |
包材庫1間,建筑面積11m2 |
保留 |
||
裝車 平臺 |
成品發貨區,建筑面積50m2。 |
成品發貨區,建筑面積50m2 |
保留 |
||
更衣室 |
男女更衣室1間,建筑面積10m2;職工消毒區(紫外消毒),建筑面積7.5m2 |
男女更衣室1間,建筑面積10m2;職工消毒區(紫外消毒),建筑面積7.5m2 |
保留 |
||
公共 衛生間 |
1層磚混結構,建筑面積6m2。 |
1層磚混結構,建筑面積6m2。 |
保留 |
||
鍋爐房 |
1層磚混結構,建筑面積10m2,高度3.5m。 |
1層磚混結構,建筑面積10m2,高度3.5m |
保留 |
||
共用 工程 |
給水 |
生產生活用水來自吳所村自來水 |
生產生活用水來自吳所村自來水 |
保留 |
|
供電 |
從當地供電網線引入35kV外電,廠內設變壓器S13-160kVA一臺。 |
從當地供電網線引入35kV外電,廠內設變壓器S13-160kVA一臺。 |
保留 |
||
供熱 |
1t/h生物質鍋爐1臺 |
1t/h燃氣鍋爐1臺(因為目前項目區還未通天然氣,廠區依舊使用生物質鍋爐) |
技改 |
||
環保 工程 |
廢水 治理 |
未設置雨污分流系統,生產廢水不處理直接進行排放,無任何環保處理設施;生活污水進入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周邊綠化、降塵;蓄水池50m³ |
設置雨污分流系統,雨水經匯集后排入周邊雨水溝;項目產生的生活廢水經過化糞池進入1座100m3/d WR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進行處理后用作尋甸縣羊街鎮清水溝村委會吳所村村民10戶30畝農田灌溉用水;生產廢水與清洗廢水經20m2沉淀池+100m3/d 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1座50m3備用露天蓄水池處理措施,用作尋甸縣羊街鎮清水溝村委會吳所村村民10戶30畝農田灌溉用水。 |
技改 |
|
廢氣 治理 |
無 |
鍋爐廢氣經過8m高的排氣筒排放 |
新增 |
||
噪聲 治理 |
設備安裝無減震墊 |
設備安裝減震墊、壓縮機更換為靜音壓縮機,使用低噪聲設備 |
技改 |
||
固廢 治理 |
生產廢物集中收集后由項目附近養殖戶帶走;生活垃圾統一收集、袋裝后送至羊街鎮街道辦事處垃圾收集點。 |
生產廢物集中收集后由項目附近養殖戶帶走;生活垃圾統一收集、袋裝后送至羊街鎮街道辦事處垃圾收集點。 |
保留 |
||
綠化 |
綠化面積10m2 |
新增綠化面積至300m2 |
技改 |
本項目主要生產設備見下表。
表3.1-3 項目主要生產設備一覽表
設備名稱 |
型號及規格 |
數量 |
|
1 |
洗米系統 |
/ |
1套 |
2 |
淘洗機 |
/ |
1臺 |
3 |
磨漿機 |
/ |
1臺 |
4 |
磨粉機 |
9FZ-35 |
1臺 |
5 |
和粉機 |
/ |
1臺 |
6 |
擠粒機 |
/ |
1臺 |
7 |
擠絲機 |
M125 |
1臺 |
8 |
煮熟機 |
/ |
1臺 |
9 |
壓濾機 |
/ |
1臺 |
10 |
攪拌機 |
/ |
1臺 |
11 |
造粒機 |
/ |
1臺 |
12 |
壓榨機 |
/ |
1臺 |
13 |
生物質燃料鍋爐 |
/ |
1臺 |
14 |
液化石油氣鍋爐 |
2t/h |
1臺 |
15 |
稱重計量機 |
/ |
1臺 |
本公司生產產品為水米線和干漿米線。具體產品方案見表3.1-4。
表3.1-4 產品方案及生產規模一覽表
序號 |
產品名稱 |
規格(t/a) |
1 |
水米線 |
300 |
2 |
干漿米線 |
600 |
合計 |
900 |
尋甸林峰源食品廠原輔材料使用情況見表3.1-5。
表3.1-5主要原輔助材料消耗量情況
序號 |
原輔料及能源 |
消耗量 |
單位 |
備注 |
1 |
大米 |
374.9 |
噸 |
外購 |
2 |
食用淀粉 |
269.93 |
噸 |
外購 |
3 |
生物質燃料 |
286.87 |
噸 |
外購 |
4 |
電 |
97334 |
度 |
尋甸供電有限公司 |
5 |
水 |
12456 |
m³ |
自備井水 |
本項目運營期主要進行水米線與干漿米線的生產,水米線與干漿米線生產工藝相同,污染物種類一樣,因此不在單獨分析。
項目工藝流程詳見下圖。
圖2.1-1運營期生產工藝流程示意圖
生產工藝流程簡述:
(1)大米淘洗:首先將外購的大米倒入不銹鋼槽內浸泡一段時間,再以清水淘洗一遍即可,主要是去除大米內可能摻雜的稻殼和石子等,該過程產生淘米水,經過濾網除雜質后進入沉淀池過濾后排入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
(2)泡米:淘洗好的大米進入泡米池加水浸泡0.5h以上,使米粒吸水膨脹,軟化米粒中的堅固組織,以便下一步磨漿工序。
(3)磨漿:?泡完畢后進入電動磨漿內被磨成黏糊狀,加入適量水,該過程有一定噪聲產生。
(4)脫水:利用壓干機將磨好的米漿水分壓干,經脫水后的米漿水分在36%-38%。
(5)攪拌均勻:經脫水后的米漿內部顆粒不均勻,需要進一步在攪拌機內攪拌均勻,為下一步造粒工序做好準備,該過程有一定噪聲產生。
(6)造粒:攪拌均勻的米漿進入板塊壓粒機內被擠成塊狀大小的顆粒便于下一步能夠均勻蒸熟,有一定機械噪聲產生。
(7)蒸制:壓好的顆粒進入蒸箱內蒸至八分熟,該過程使用生物質鍋爐提供的蒸汽,該工序生物質鍋爐產生一定的廢氣。
(8)壓榨:八分熟的顆粒進入米線擠壓機中,在通蒸汽加熱的條件下擠壓受熱成型并完成全部熟化過程,該過程使用鍋爐提供的蒸汽,產生一定噪聲,鍋爐產生一定的廢氣。
(9)冷卻:剛剛成型的米線表面較粘,為了使其不相互粘連需要過熱冷水槽使其表面光滑,使用清水進行過水清洗,熱冷水槽的水每天更換一次。
(10)裝箱:項目成品米線使用塑料箱包裝后外送,塑料箱使用前用含氯消毒水進行清洗消毒。該工序污染物主要為消毒清洗廢水和掉落的碎米線。
(11)檢驗:樣品抽樣檢驗,送檢,不在項目區設檢驗室。
尋甸縣滇東高原中部,屬昆明市轄縣,位于東經102°41′~103°33′,北緯25°20′~26°01′之間,東臨馬龍、沾益、會澤;西和富民,祿勸毗鄰;北與東川、“兩區”接壤;南接嵩明。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向東南傾斜階梯狀,以走向北東-南西或近南北向的烏蒙山、梁王山、小海梁子等山脈為主,山間點綴著低凹谷地或湖盆。東西橫距84.5km,南北綿延75km,幅員面積3598km2。最高點花石子(巨龍梁子)海拔3294.8m,最低點金源河谷的小樹棵海拔1445m。
具體位置詳見附圖1。
尋甸縣地處滇東高原中部,以小海梁子為主的山脈走向從西南至東北穿過尋甸縣,是影響尋甸縣地勢的主要山脈,其余山脈多系南北走向,地勢東南部與西部偏低,中、北部偏高。山脈起伏,河谷交錯。海拔在1665m~3294.7m之間,東有小梁山、小尖山、鳳龍山、南有老黃山、西有大黑山、九龍山、北有石老虎山等91座山峰。位于縣境內中西部的六哨鄉,平均海拔在2500m以上。
尋甸縣屬中山-高原地形。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向東南傾斜階梯狀,高山、盆地、河谷相間。全縣地貌可劃分為構造侵蝕地貌;溶蝕地貌,堆積地貌;巖溶地貌四種成因類型。境內地形地貌復雜,有高山、丘陵、坡地、壩子、河谷等多種地貌。中、北部偏高,東西部偏低。山脈屬烏蒙山系,多呈南北走向??h境內多處露玄武巖、沙礫巖,風化強烈、結構散,抗侵蝕能力弱;灰巖、白云巖區,巖溶發育,土層淺薄,地形松散。
項目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尋甸縣羊街鎮清水溝村委會吳所村154號,項目區地勢平緩,原地面高程在1964.45m~1965.25m之間,相對高差0.8m,屬低山丘陵地貌。
尋甸縣境內的地質構造屬昆明凹陷金沙江斷裂帶范圍,普渡河深大斷裂帶,構成縣境西部的地質邊界,小江深大斷裂帶在境內中部南北貫穿,屬徑向構造體系。經過地質史上的多次構造變動,使海底形成陸地,造山皺褶斷裂并形成盆地。經過長期構造運動,陸海變遷及巖相變化,使得境內地層發育比較齊全,地質從元古至新生界均有出露,沉積巖占全縣的60%左右,火山巖占40%左右,元古界厚大于3813m,為昆陽群大黑山頭組、震旦系上統;古生界厚5409m,有寒武系、志留系、泥盆系和二疊系;中生界厚2732m,在三疊系、中下侏羅統;新生界厚300m,其中以二疊系分布最廣。
項目區內巖性以火成巖、碳酸類巖石分布最廣,次為碎屑巖及新生界松散巖類。
尋甸全縣屬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冬、春兩季受平直西風環流控制,大陸季風氣候明顯,干旱少雨;夏秋季主要受太平洋西南或印度洋東南暖濕氣流控制,海洋季風突出,多雨,夏季涼爽潮濕。年平均氣溫14.4℃,極端最高氣溫34.6℃,極端最低氣溫—13.9℃;年日照2088.6小時;年降雨量1045mm,39.4億立方米。全年無霜期平均254天。年平均氣溫相對濕度為75%。一年中以南風和西南風為主,年平均風速為2.9~3米/秒。
項目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尋甸縣羊街鎮清水溝村委會吳所村154號,羊街鎮全鎮屬典型的高海拔低緯度地區,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旱、雨季分明,5—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年平均氣溫 14℃,無霜期250—270天,年均降水量1214mm,相對濕度為70%。全年日照1917. 4小時,一年中以西南風為主,年均風速為2.4 m/s。
尋甸地處長江流域地區,境內河流屬金沙江水系。境內水利資源極為豐富,有大小河流20多條,較大的為牛欄江,屬金沙江水系(包括:果馬河、馬龍河、尹武河等)、小江水系(包括金源河、功山河等)和普渡河水系(包括牛街河、馬街河、雞街河、柯渡河、可郎河)。尋甸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4.606億m3,徑流量47.5萬m3/km2,折合徑流深448mm。主要湖泊清水海,位于縣城西北部20km處,屬長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小江干流。徑流總面積84.6平方公里。其中,本區徑流33.1km2,引入部分徑流面積51.5平方公里。全縣共有水利設施3570件,其中中小型水庫81座,總庫容17861萬m3,其中:中型水庫庫容13816萬m3,小型水庫庫容4045萬m3,壩塘庫容392萬m3,有效施肥面積18.36千公頃,水利化程度達54%。一年的水資源總量24億m3。
尋甸主要河流為牛欄江,牛欄江是金沙江水系的主要支流,發源羊街小背單,向南流經嵩明嘉麗澤,轉向東北由達龍進入尋甸,北東向蜿蜒75km從縣東北角進入會澤縣境。在尋甸縣境內流經金所、羊街、塘子、仁德、七星、河口等地。在尋甸縣境內較大支流有前進河、馬龍河,牛欄江在尋甸縣境內總河長76.4km,河床平均坡度約為1.17‰,徑流面積1237km2。
項目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尋甸縣羊街鎮清水溝村委會吳所村154號,距離項目最近的地表水體為項目西南側1650m處的李啟沖水庫,李啟沖水庫位于昆明市尋甸縣羊街鎮李啟沖大留所村,水庫設計總庫容30.8萬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功能的?。ǘ┬退畮?。水庫灌溉農田700畝,并對下游大留所村2500余人及下游耕地起著防洪保護的任務。
項目水系圖見附圖2。
經現場調查,項目選址及周邊200m范圍內未發現珍稀和重點保護的動植物,占地不涉及國務院、國家有關部門、?。ㄗ灾螀^、直轄市)人民政府、市(州)人民政府、縣(區、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生態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文化遺產保護區。
3.3項目周邊主要環境保護目標
本項目環境風險受體(保護目標)具體如下表所
表3.3-1 環境保護目標及保護級別
環境因子 |
保護目標 |
方位和距離 |
保護對象 |
人數 |
保護級別 |
大氣環境聲環境 |
吳所村 |
北側,30m |
居民 |
5人 |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區標準 |
東側緊鄰 |
居民 |
10人 |
|||
西南側80m |
居民 |
25人 |
|||
東南側,50m |
居民 |
60人 |
|||
地表水 環境 |
李啟沖水庫 |
西北側,約1.6km |
地表水 |
/ |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體標準 |
果馬河 |
西北側,約3km |
3.4污染物產生及排放情況
3.4.1三廢污染物產生及排放治理情況
本企業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主要為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
①生產廢水
本企業運營期間產生的生產廢水主要為洗米水、泡米水和車間清洗廢水。產生的廢水經沉淀池沉淀后進入1座100m3/d的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進行處理后用作尋甸縣羊街鎮清水溝村委會吳所村村民10戶30畝農田灌溉用水。多余水儲存在地下蓄水池中備用。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出水水質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準。
②生活污水
本企業生活污水主要為員工住宿污水,產生的污水經化糞池收集后進入1座100m3/d的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進行處理后用作尋甸縣羊街鎮清水溝村委會吳所村村民10戶30畝農田灌溉用水。多余水儲存在地下蓄水池中備用。
2、廢氣
營運期產生的廢氣主要為鍋爐生物質燃燒產生的煙氣、異味、和汽車尾氣。
①鍋爐煙氣
本項目鍋爐使用生物質燃料,燃料燃燒的煙氣經一套水膜除塵器收集處理后,在經過1根高8米高的排氣筒排放。
②異味
本企業運營期異味主要來源于生產車間食品加工產生的異味,生活垃圾產生的異味。本項目生產加工的為干漿米線,原料為大米和水,不添加其它物質,大米加工過程產生少量異味,呈無組織排放;
實際生產期間由于碎米線等固體垃圾的堆積會產生少量的惡臭,產生原因和管理息息相關,因此在每天生產完米線后,工人會及時打掃收集碎米線,嚴禁留有碎米線堆積死角。經過上述處理,惡臭對周邊環境影響很小。
③汽車尾氣
運營期拉貨的汽車進出項目區時會產生少量汽車尾氣,主要有害成份是CO、HC、顆粒物和氮氧化合物NOx。進出車輛不多,進入項目區車輛均為怠速行駛,汽車尾氣的產生量較少,呈無組織排放。
3、固體廢棄物
本企業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生活垃圾、廢包裝袋、碎米線、沉淀池沉渣、化糞池污泥、污水處理器污泥等。
①生活垃圾
運營期間產生的生活垃圾經垃圾桶收集后,由村集體統一清運至羊街鎮垃圾收集點。
②廢包裝袋
運營期間會產生一定量的大米和淀粉廢包裝袋,這些廢包裝袋統一收集后由大米供應單位回收利用。
③碎米線
項目在造粒、蒸制、壓榨、裝箱以及設備清洗過程中會產生碎米線,此部分米線不能外售,集中收集后由項目附近養殖戶收購帶走。
⑤沉淀池沉渣
項目區設置有兩個沉淀池對生產廢水進行沉淀處理,會產生一定量的沉渣,沉渣定期委托環衛部門清運處置。
⑥化糞池污泥
化糞池產生的污泥,定期委托環衛部門清運處置。
⑦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污泥
本項目污水站處理水量為100m³/d,根據污水站設計單位提供的資料,污泥產生的污泥量約4.998t/a(80%含水率),定期委托環衛部門清運處置。
本項目采取的環保設施情況見下表。
表3.4-1 項目環保設施情況一覽表
項目 |
||
廢氣 |
車間通風設施、水膜除塵器、8米高的排氣筒 |
|
廢水 |
1座100m3/d的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
|
噪聲 |
降噪、減振、隔聲措施 |
|
固廢 |
風險應急設施、垃圾桶等 |
尋甸林峰源食品廠于2011年5月,尋甸林峰源食品廠委托云南大學科技發展咨詢中心編制完成《尋甸林峰源食品廠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2011年7月26日,尋甸回族自治縣環境保護局以尋環〔2011〕86號文予以批復同意建設;
2019年3月,尋甸林峰源食品廠委托昆明翊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編制完成《尋甸林峰源食品廠900t/a米線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并于2019年6月10號取得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尋甸分局《關于尋甸林峰源食品廠900t/a米線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昆生環尋〔2019〕39號);
2020年5月編制完成《尋甸林峰源食品廠900t/a米線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
2019年11月編制完成《尋甸林峰源食品廠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第一版)》。
2020年3月取得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尋甸分局印制的排污許可證。
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18)、《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結合站區自身的實際情況,企業運營期間原輔材料、產品及運營過程中“三廢”等識別出環境風險物質為鍋爐運行生物質燃料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因此判定本企涉及的環境風險物質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本項目環境風險設施主要為:
(1)鍋爐房;
(2)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3)水膜除塵器。
綜合風險物質和風險設施識別結果,我公司環境風險識別結果見下表:
表3.7-1 環境風險設施識別結果一覽表
編號 |
主要生產設施 |
所含風險物質 |
風險類型 |
風險設施情況 |
1 |
鍋爐發生爆引發火災炸事故次生、伴生環境污染影響 |
廢氣:煙塵、CO和NOX等;廢水:消防廢水 |
非正常運行 |
企業若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事件,產生的廢氣主要是煙塵、CO和NOX等的排放對環境空氣的影響。若污染的消防廢水流動滲入地下對土壤和地下水環境造成污染,流入雨水管網的消防廢水若未進行截流封堵,通過雨水排口,進入外環境,亦對廠界外的水體將造成污染。 |
2 |
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
生產廢水 |
非正常泄漏 |
本企業運營期產生的生產廢水經沉淀池收集后與經“化糞池”預處理后的生活污水一起接入項目自建的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后用作尋甸縣羊街鎮清水溝村委會吳所村村民10戶30畝農田灌溉用水,多余水量儲存在蓄水池中。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運行異常,可能會導致廢水未經處理達標直接排入地表水造成周邊地表水環境造成一定影響。本公司定期排查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故障,對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設備定期維修,能基本預防污水處理設備出現運行異常事故;公司還建設有一個容積為50m3的儲蓄池,能夠將泄露的廢水進行收集儲存,不會造成廢水直接排入地表水。對周邊地表水環境影響較小。 |
3 |
水膜除塵器 |
廢氣: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
廢氣處理超標排放 |
廢氣超標排放會導致低空大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濃度增大,短時間的事故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長時間的積累對環境存在潛在的污染,造成周圍大氣環境污染,同時對人體造成傷害。本項目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廢氣經水膜除塵器處理達標后,經一根8m高的排氣筒排放,且產生量較小,對周圍環境的的影響較小。 |
表3.7-2 環境風險物質識別結果一覽表
序號 |
名稱 |
年產生/消耗量(t/a) |
最大存儲量(t) |
臨界值 |
形態 |
風險類型 |
1 |
二氧化硫 |
/ |
/ |
2.5 |
氣態 |
超標排放 |
2 |
二氧化氮 |
/ |
/ |
1 |
氣態 |
超標排放 |
表 3.7-3 二氧化硫理化性質和危險性
標識和 信息 |
中文名:二氧化硫 |
英文名: Sulfuric dioxide |
|
分子式:SO2 |
分子量:64.06 |
CAS 號:7446-09-5 |
|
RTECS: |
國際編號:23013 |
||
理化特 性 |
外觀與性狀:無色氣體,具有 窒息性特臭。 主要用于制造硫酸和保險粉等 |
熔點 (C) :-75.5 沸點 (C) :-10 相對密度:(水=1) 1.43 相對密度:(空氣=1) :2.26 飽和蒸氣壓:(Kpa) 338.42/21. 1C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
|
燃燒爆 炸危險 性 |
燃燒性:不燃 閃點: (C) 無意義 自燃溫度(C):無意義 建規火險分級:乙 爆炸下限 (v%) 無意義 爆炸上限 (v%) 無意義 穩定性:穩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現 滅火方法:砂土,禁止用水。 |
危險特性: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力大,有開裂和 爆炸的危險。 禁忌物:堿類、堿金屬、水、強還原劑、易燃或 可燃物。 |
|
毒性及 健康危 害性 |
侵入途徑:吸入 毒 性:急性毒類性 LD50:6600mg/kg ,1 小時 (大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經眼:6ppm/4 小時,32 天,輕度刺激。 健康危害:易被濕潤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亞硫酸、硫酸。對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強 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肺水腫、喉水腫、聲帶痙攣而致窒息。皮膚或眼睛 接觸發生炎癥或灼傷。 |
||
急救 |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立即用水沖洗至少 15 分鐘?;蛴?2%碳酸氫鈉溶液 沖洗。就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 15 分鐘。 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給輸氧。給予2~4%碳酸 氫鈉溶液霧化吸入。就醫。 |
||
預防措 施 |
1 、車間內應加強巡檢力度,對易損壞管部件特別加強,嚴格按照《關鍵裝置管理 制度》對關鍵設備、設施執行責任到人制度。 2 、合理安排檢、維修。 3 、對易耗品更換部件、應急物資,如管道、閥門、收塵布袋、防護用品、大堿等, 車間應做到未雨綢繆,備足備齊, 以保障應急用。 4 、在開、停車前,與相關職責部門應相互溝通,做好開、停車準備。 |
||
泄漏處 理 |
一旦發生有害氣體泄漏或嚴重超標排放等事件,危急人員和環境安全時,應迅速 采取如下應急救援措施 (應急響應分級機制參照《綜合預案》 ) 。迅速撤離泄漏 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立即隔離,嚴格限制出入。泄漏量較小時,應急處理人 員佩戴半面罩長管呼吸器或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盡快查找泄漏點,盡快盡可能切 斷泄漏源;泄漏量較大時,車間內一時無法找到原因時,應立即如實報告上級, 同時將現場人員全數撤離至上風處,等待企業應急救援隊進入,不得盲目處理。 |
表 3.7-4 二氧化氮理化性質和危險性
標識 和信息 |
中文名:二氧化氮 |
英文名:Nitrogen dioxide |
|
分子式: NO2 |
分子量:46.01 |
GA 號:57-93 |
|
RTECS: |
危險貨物編號:23012 |
||
U N 編號:1067 |
IMDG 規頁碼: |
||
理化 特性 |
外觀與性狀:黃褐色液體或棕紅色氣體,其固 體呈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在 21. 1C時為棕紅 色刺鼻氣體。常溫下化學性質較穩定。加壓時 很容易聚合。溶于水并與水反應生成硝酸或硝 酸和一氧化氮。具有其評測復分解反應、氧化 性。主要用于工業上制造硝酸、在亞硝基法生 產硫酸中用作催化劑等。 |
臨界溫度 (C) :158 臨界壓力(Mpa) :10. 13 相對密度:(水=1) 1.45 相對密度:(空氣=1)3.2 飽和蒸氣壓:(Kpa) 101.32./22C 溶解性:溶于水 |
|
燃燒 爆炸 危險 性 |
燃燒性:不會燃燒但可助燃 閃點: (C) 無意義 自燃溫度(C):無意義 建規火險分級:爆炸下限 (v%) 無意義 爆炸上限 (v%) 無意義 穩定性:穩定。 聚合危害:加壓時很容易聚合 滅火方法:干粉、二氧化碳、霧狀水。 |
危險特性:不會燃燒但可助燃。具有 強氧化性。遇衣物、鋸未、棉花或其 它可燃物能立即燃燒。與一般燃料或 火箭燃料以及氯代烴等猛烈反應引起 爆炸。遇水有腐蝕性,腐蝕作用隨水 分含量增加而加劇。 禁忌物:堿類、金屬、水、強還原劑、 易燃或可燃物。 |
|
毒性 及健 康危 害性 |
侵入途徑:吸入毒性:屬中等毒類,LD50:126mg/m3 ,4 小時 (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主要損害呼吸道。吸入氣體初期僅有輕微的眼及呼吸道刺激癥狀,如咽部 不適、干咳等。常經數小時至十幾小時或更長時間潛伏期后發生遲發性肺水腫、成人 呼吸窘迫綜合癥, 出現胸悶呼吸窘迫、咳嗽、咯泡沫痰、紫紺等??刹l氣胸及縱隔 氣腫。肺水腫消退后兩周左右可出現遲發性阻塞性細支氣管炎。慢性作用:主要表現 為神經衰弱綜合癥及慢性呼吸道炎癥。個另病例出現肺纖維化??梢鹧例X酸蝕癥。 可使人昏厥。 |
||
急救 |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大量用水清洗,然后用肥皂清洗皮膚。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 處。保持呼吸通暢。如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
||
預防 措施 |
1 車間內應加強巡檢力度,對易損壞管部件特別加強,嚴格按照《關鍵裝置管理制度》 對關鍵設備、設施執行責任到人制度。2 合理安排檢、維修。3 對易耗品更換部件、應 急物資,如管道、閥門、收塵布袋、防護用品、大堿等,車間應做到未雨綢繆,備足 備齊,以保障應急用。4 在開、停車前,與相關職責部門應相互溝通,做好開、停車準 備。 |
||
泄漏 處理 |
一旦發生有泄漏或嚴重超標排放等事件,危急人員和環境安全時,應迅速采取如下應 急救援措施 (應急響應分級機制參照《綜合預案》 ) 。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立即隔離,嚴格限制出入。泄漏量較小時,應 急處理人員佩戴半面罩長管呼吸器或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穿防毒服,盡快查找泄漏點, 盡快盡可能切斷泄漏源;泄漏量較大時,車間內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 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 |
指長期或臨時地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品,且危險品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
根據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的第一種情況:單元內存在的危險為單一品種,則該危險品的數量即為單元內危險品的總量,若等于或超過相應的臨界量,則定為重大危險源;第二種情況:單元內存在的危險為多種時,則按下式計算,
q1/Q1+q2/Q2+……+qn/Qn≥1
式中:q1、q2——每種危險品實際存在量,單位為t。
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18),本項目運營期不涉及危險化學品。
公司危險源為鍋爐房、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水膜除塵器。
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18),結合企業生產過程判斷出企業運營期間不涉及危險化學品。
因此R以等于0計,則尋甸林峰源食品廠屬于四級危險源,且以Q<1,因此不構成重大危險源。
4.突發環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4.1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分析
突發環境事件,指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危機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影響社會公共秩序,需要采取經濟措施予以應對的事件。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未找到同類型企業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案例報道,故本評估報告主要列舉其他類型企業鍋爐爆炸有關事故案例。
表4.1.1-1 事故案例一覽表
鍋爐爆炸事故案例 |
|
事故概況 |
2018年6月7日16時20分左右,某公司一臺型號為WNS12-1.25-Y(Q)承壓燃氣鍋爐發生爆炸事故。直接經濟損失666.4萬元。 |
事故影響 |
鍋爐爆炸后鍋爐沿地表水平飛出,撞擊距鍋爐房57.4m外的廠區道路圍墻后,向右上飛出,撞擊道路旁的廠房樓頂外墻上,最終洞穿了位于鍋爐房301米外某學校實訓樓3、4層外墻主梁及兩層樓板,約28噸重的鍋爐筒體嵌入樓體中。事故造成鍋爐房損壞,鍋爐房內全套設備報廢;與鍋爐房面對的車間玻璃破損、車間房頂護墻局部損壞。 |
事故原因 |
經勘查鑒定和詢問調查,鍋爐安全閥閥座與鍋筒法蘭蒸汽通道被盲板隔斷,鍋爐壓力聯鎖保護裝置未調試合格,導致鍋爐在超壓時未起到泄壓及停止運行鍋爐燃燒機和報警等安全保護作用,鍋爐作業人員脫崗,鍋爐發生超壓時,未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停止鍋爐運行和泄壓,致使鍋爐因超壓運行導致鍋爐受壓部件開裂,引發爆炸。 |
問題和 教訓 |
1、強化落實企業特種設備安全主體責任 事故單位要增強法治意識,嚴格落實特種設備安全主體責任,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發展理念,嚴格遵守“安全第一”的方針,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產的關系,嚴格落實特種設備“三落實、兩有證、一檢驗、一預案” 要求,加大安全投入,配備持有相應合格項目的特種設備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定期研究企業的安全生產問題,加大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力度,切實把特種設備安全工作要求落實到生產經營的每個環節、每個崗位和每名員工,真正做到安全責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安全管理到位、應急救援到位。 2、切實落實部門特種設備安全監管責任 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原則,認真落實部門監管責任、部門主管責任。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特種設備的生產(含設計、制造、安裝、 改造、修理)、經營、使用、檢測檢驗等環節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嚴格落實監管責任,做好“雙控”工作。要經常開展轄區范圍內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整治,對在用鍋爐全面排查建檔,對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一律停止使用,切實做到執法檢查到位、行政處罰到位、依法關停到位。厘清部門間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事權,做到安全監管工作不缺位;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管轄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對安全生產基礎薄弱問題,要強化預防治本工作,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3、切實強化地方政府的安全監管責任 認真落實政府屬地監管責任,不斷強化和創新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措施,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手段,不斷增強安全生產保障能力。針對本地區實際,強化安全監管力量,配足配齊安全監管機構、人員、裝備。認真組織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加大對企業安全監管和執法力度。應當加強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將特種設備安全納入安全生產檢查范圍,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明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加大對安全生產的督促、考核力度。協助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職責。 4、切實加強特種設備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工作 各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加強對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安全教育培訓,宣講有關法律法規,增強群眾的安全意識,強化特種設備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的監督檢查和管理,未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的不得上崗作業。加大對特種設備監管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監管人員業務素質。通報事故情況,引以為戒,吸取事故教訓,提高企業安全主體責任認識。 |
通過對公司涉及的風險物質、生產工藝、安全管理及現有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的分析,本評估報告認為尋甸林峰源食品廠可能引發或者次生突發環境事件的最壞情景,見下表:
表 4.1-1項目突發環境事件各類情景可能產生的后果分析
突發環境事件類型 |
事件引發或次生突發環境事件引發的最壞情景 |
生產廢水泄漏 |
事故案例: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運行異常,可能會導致廢水未經處理達標,池體破裂、超過水位警戒線等發生故障,廢水溢流進入外環境。 依據案例:暴雨導致沉淀池等發生故障,廢水溢流進入外環境,造成環境污染事件。 |
突發火災 |
事故案例:當鍋爐壓力過大,儀表及管道堵塞、鍋爐腐蝕時,易發生爆炸引起火災事故?;馂氖鹿尸F場會伴隨產生大量的高濃度煙塵和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氣體;其次,火災事故救援時會產生大量消洗廢水,消洗廢水中會摻雜部分有毒有害物料。 依據案例:可能會引起大氣污染,以及發生火災事故時,產生消防廢水,處理不當,也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
廢氣超標排放 |
事故案例:水膜除塵器運行異常,可能會導致廢氣超標排放。 依據案例:可能會引起大氣污染。 |
4.2突發環境事件情景源強分析
針對本項目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每種情景進行源強分析,包括釋放環境風險物質、最大釋放量、持續時間等。
4.2.1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運行異常廢水未達標排放事故源強分析
企業運營期建設有1座100m3/d的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用于處理廠區產生的生產廢水和生活用水。企業將處理達標后的水用作周邊耕地灌溉用水,多余的水儲存在蓄水池中,并設置有專門的巡檢人員和維修人員,定期對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進行維修檢查。因此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運行異常的源強風險較小。
4.2.2火災爆炸事故伴生災害源強分析
公司環境風險源主要為鍋爐房,鍋爐房內部設置有一個生物質燃料鍋爐和燃氣鍋爐(因當地并未通天然氣,所以企業運營期間僅使用生物質燃料鍋爐供熱)。當鍋爐壓力過大,儀表及管道堵塞、鍋爐腐蝕時易引起爆炸事故,火災爆炸事故中會產生次生或衍生災害。
公司若發生鍋爐爆炸爆炸事故,會影響到周邊設施正常生產,甚至引發更大火災爆炸事故?;馂谋ㄊ鹿手袩彷椛?、沖擊波和拋射物等直接危害屬于安全事故范疇,其對環境的影響范圍一般不超出廠界。但是,發生火災和爆炸后,有害有毒氣體及燃燒產生的有毒煙霧將大量擴散,造成嚴重的大氣環境污染事故。
項目公司內布設滅火器均為干粉滅火器,發生火災及滅火過程中項目內不會產生廢水。滅火后的地面清洗通過控制用水的方式來降低廢水產生量,清洗廢水統一收集處置。在生物質鍋爐運行時,設置有專門的巡檢人員和維修人員,定期對鍋爐進行維修檢查。因此生物質鍋爐爆炸源強風險較小,對環境影響不大。
1)火災事故計算模型
①燃燒速度
![]() |
式中:dm/dt——單位表面積燃燒速度,kg/(m2·s);
Hc——液體燃燒熱;J/kg;
Cp——液體的比定壓熱容;J/(kg·K);
Tb——液體的沸點,K;
T0——環境溫度,K;
H——液體的氣化熱,J/kg。
②火焰高度
式中:h——火焰高度,m;
D——液池直徑,m;
mf——液體單位面積燃燒速率,kg/m2·s;
a ——周圍空氣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9.8m/s。
③總熱輻射通量
式中:Q——總熱輻射通量,W;
h——火焰高度,m;
h——效率因子,可取 0.13~0.35;
Hc——液體燃燒熱,J/kg;
r——液池半徑,m。
④熱輻射強度
式中:I——熱輻射強度kW/m2;
Q——總熱輻射通量,kW;
tc——空氣導熱系數;
x——對象點到液池中心距離,m。
2)預測結果
火災通過輻射熱的方式影響周圍環境。當火災產生的熱輻射強度足夠大時, 可使周圍的物體燃燒或變形,強烈的熱輻射可能燒毀設備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等。
火災損失估算建立在輻射通量與損失等級的相應關系的基礎上。
表 4.2-1 熱輻射的不同入射通量危害程度
熱輻射強度 (kW/m2) |
危害程度 |
企業危害范圍 |
||
對設備 |
對人 |
半徑 R (m) |
面積 S (m2) |
|
37.5 |
加工設備破壞 |
1min 內 100%人死亡; 10s 內 10%人死亡 |
2 |
12.6 |
25.0 |
木頭在無明火情況下長期暴 露引起著火所需最少能量 |
1min 內 100%人死亡; 10s 內嚴重燒傷 |
2.5 |
19.6 |
12.5 |
木頭在明火情況下長期暴露 引起著火所需最少能量 |
1min 內 10%人死亡; 10s 內 1 度燒傷 |
3.5 |
38.5 |
4.0 |
/ |
超過 20s 引起疼痛但不 會起水泡 |
6.2 |
120.7 |
1.6 |
/ |
長期接觸不會有不適感 |
9.7 |
295.4 |
火災事件:火災可能導致建筑物和設備被燒毀,產生大量消防固廢和消防廢水,消防廢水未妥善處置外排可能直接進入公司附近的雨水管道,增加雨水管道中的SS含量,消防固廢未妥善處置可能增加隨意處置地次生環境污染;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濃煙,如擴散不及時可能導致火災發生區域大量人員傷亡;如濃煙較明顯,周邊一定范圍內人員可能受到煙氣影響傷害,嚴重者可能導致中毒;如火災控制力度不足,將造成外圍更大范圍的火災,產生更多的污染物質,更多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鍋爐房為潛在發生火災隱患區域,同一時間內火災按1次計,室內消火栓用水量為25L/s,水壓0.4MPa,火災延續時間1小時,一次最大消防用水量為90m3,則消防廢水產生量約90m3。
1、廢水治理
項目廢水排放采取“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措施。
本企業運營期產生的生產廢水經沉淀池收集后與經“化糞池”預處理后的生活污水一起接入項目自建的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后用作尋甸縣羊街鎮清水溝村委會吳所村村民10戶30畝農田灌溉用水,多余水量儲存在蓄水池中。
如果遇到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運行異常、污水處理設施(沉淀池、化糞池)池體破裂、堵塞等發生故障等導致廢水外滲,泄漏量過大或融入地表水,對地表水體造成影響,引起水質污染或水生植物的死亡等。
本項目可能發生泄漏事故的原因有:①處理設施老化泄漏;②操作失誤、管理不當導致泄漏;③環保設施發生故障。
在使用前通過對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沉淀池、化糞池等設施質量的嚴格檢查使其發生的可能性降至最??;操作人員及其他各種因素,可通過嚴格管理、監督檢查等方式減小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只要加強管理、定期檢查,發生故障的概率很小,故項目產生廢水通過采取合理治理措施,對周邊環境基本無影響。
2、廢氣廢物治理
本項目鍋爐使用生物質燃料,燃料燃燒的煙氣經一套水膜除塵器收集處理后,在經過1根高8米高的排氣筒排放。若除塵器運行異常,產生的廢氣為處理達標排放,會對周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
在使用前通過對水膜除塵器設施質量的嚴格檢查使其發生的可能性降至最??;操作人員及其他各種因素,可通過嚴格管理、監督檢查等方式減小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只要加強管理、定期檢查,發生故障的概率很小,故項目產生廢氣通過采取合理治理措施,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
4.3釋放環境風險物質的擴散途徑、涉及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應急資源情況分析
4.3.1廢水非正常排放污染擴散影響及需要的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環境應急能力
(1)污染擴散影響
公司在生產過程中,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運行異常、池體破裂,廢水溢流進入外環境,造成水環境污染事件。
(2)防范措施
1)安排專人對污水處理設施定期巡檢,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發現問題,及時檢修。
2)定期進行清掏,加強對池子、設備的運行控制管理,建立定期清池制度;保證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效果。
3)加強對操作員工的業務培訓,一旦發生運行系統故障,可及時找出原因,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解決,減輕污水事故排放影響程度和范圍。
(3)應急措施
1)廢水水池破損發生生產廢水泄漏時,應立即封堵泄漏口。少量泄漏時,對廢水水池進行維修;泄漏量大時,將可抽回廢水用水泵全部轉移統一收集儲存,并用清水沖洗廢水流經區域,清洗水也進行統一收集,做到不外排。
2)采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泄漏及受污染的區域進行無害化處理,必要時封鎖污染區域,以防擴大污染。同時,立即組織搶修,恢復后啟用設施,并檢查是否維修好。工作人員應當做好衛生安全防護后再進行工作,處理工作結束后,應對事件的起因進行調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預防類似事件發生。對引起事件的責任人應追究其責任。
3)若在應急處理過程中出現廢水外排、雨水連帶循環水外排,應立即通知當地生態環境局分局,協同事件救援與監控,最大限度地減輕事件對環境的危害。
(4)應急能力
1)應急救援隊伍
公司成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應急管理辦公室,日常工作由應急管理辦公室兼管負責。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隊伍主要由現場處置組、環境保護組、應急保障組組成。
2)應急物資
公司為有毒有害氣體的泄漏配備的應急救援物資裝備包括防護服、工作手套、雨鞋、水泵、水管、警戒線、警示牌以及搶修設備與器材等。
4.3.2廢氣非正常排放污染擴散影響及需要的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環境應急能力
(1)污染擴散影響
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水膜除塵器運行異常、故障,導致廢氣(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超標排放,造成大氣環境污染事件。
(2)防范措施
1) 廠區安排專人對除塵裝置進行日檢,及時更換破損的裝置,定期更換陳舊 設施。
2) 廠區應對各車間人員進行適當培訓,增強其對環境事件的敏感性,在事故排放初期便能及時發現并上報。
(3)應急措施
① 立即停止生產;
②操作人員立即上報事故性質及排污情況;發生部門查明原因,查找氣體非 正常排放部位;
③ 檢查廢氣排放管道和水膜除塵設施是否正常。組成搶修小組,制定并實施搶修方案;
④查明能否控制局面,若自行不能控制,則迅速向上級報告;
⑤ 當污染環境得到控制后,制定防范措施,盡快恢復生產;
⑥ 涉及設備損壞的情況,操作人員保護好現場,等待調查。
4.4突發環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項目廢水排放采取“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措施。
本企業運營期產生的生產廢水經沉淀池收集后與經“化糞池”預處理后的生活污水一起接入項目自建的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后用作尋甸縣羊街鎮清水溝村委會吳所村村民10戶30畝農田灌溉用水,多余水量儲存在蓄水池中。
如果遇到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運行異常、污水處理設施(沉淀池、化糞池)池體破裂、堵塞等發生故障等導致廢水外滲,泄漏量過大或融入地表水,對地表水體造成影響,引起水質污染或水生植物的死亡等。
4.4.2引發突發火災、爆炸而引發的環境污染及次生污染
(1)火災、爆炸事故引發的大氣污染影響
公司鍋爐房、生產車間及各分區堆存區域由于違規操作、監管不力,可能引發火災事故,產生的環境危害主要是火災燃燒產生的熱量造成人群傷害以及火災引發的次生氣體對周圍環境空氣的影響。產生的廢氣主要是煙塵、CO和NOX等的排放對環境空氣的影響。
(2)火災、爆炸事故引發的水污染影響
一般在火災的撲救過程中會使用大量的水來冷卻可燃物或撲滅火,在火場使用過的水會將火災中產生的有害物質帶走,同時泄漏出來的物料混入消防水,消防水即被污染。若污染的消防廢水流動滲入地下對土壤和地下水環境造成污染,流入雨水管網的消防廢水若未進行截流封堵,通過雨水排口,進入外環境,亦對廠界外的水體將造成污染。
(3)火災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引發的環境污染及次生污染
滅火過程中會產生廢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處理不當會污染水體和土壤,或引起燃燒、爆炸等危險性事件。
4.4.3廢氣超標排放影響分析
本廠廢氣主要為生物質鍋爐運行燃燒廢氣。水膜除塵設施故障或管道破損,會導致廢氣超標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低空濃度增大,污染環境空氣。
危害后果:廢氣泄漏會導致低空大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濃度增大,短時間的 事故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長時間的積累對環境存在潛在的污染,造成周圍大氣環境 污染, 同時對人體造成傷害。
5.現有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措施差距分析
本次評估從以下五個方面對現有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的完備性、可靠性和有效性進行分析論證,找出差距、問題,提出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長期項目內容。
差距分析:事故應急池的主要作用是發生事故時將廢液及其事故污水有效地阻攔,防止其遍地流淌擴散,起到安全和環保兩方面使命:安全上有效地防止事故擴散,環保上有效防止污染擴大。
項目產生的生產廢水經沉淀池收集后與經“化糞池”預處理后的生活污水一起接入項目自建的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后用作尋甸縣羊街鎮清水溝村委會吳所村村民10戶30畝農田灌溉用水,多余水量儲存在蓄水池中。
整改建議:無。
差距分析:廠區實行雨污分流,雨水系統完善,包括雨水溝、雨水管。
整改建議:無。
差距分析:廠區原料儲存處按規范管理,嚴禁明火。
整改措施:無。
5.2環境風險管理制度
企業已建立一套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包括各崗位責任制度、各機械設備操作、運行規程均已職責明確,落實到個人。落實了環評及批復文件的各項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措施要求,定期對職工開展環境風險和環境應急管理宣傳和培訓,建立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制度,并有效執行。
建議:
(1)強化管理: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制定一套環境風險管理制度,明確各個環境風險單元的管理要求,如管道、閥門都需要定期對其進行檢查,保證其完好性,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降低環境風險。
(2)杜絕違規操作:定期對員工進行操作培訓,加強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制定明確的賞罰制度,避免因員工的誤操作、違規操作而引發重大環境污染事故。
(l)環境應急預案建設情況
差距分析:為加強預案管理,完善應對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企業制定了企業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用以加強企業對突發事件的防控。
建議:
l)按照國家規定,當廠區有改建、擴建項目時,需要對應急預案進行更新,保證正常的應急需求。
2)對員工(特別是參與現場應急搶險的人員)需定期進行應急培訓與演練,當個別應急人員發生變化時,需對該人員進行單獨培訓,明確各員工的職責及強化其現場應急搶險技能,以備事故發生時能及時順利地開展應急搶險工作。
(2)應急組織體系建設情況
差距分析:企業設立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專項資金,由財務部管理,納入每年的企業預算,??顚S?。已設有應急組織機構,專門負責突發環境事件的應對與處置。已設立了完善的應急組織架構體系,應急指揮部下設立應急行動組。企業的應急組織架構完善且合理。
建議:無。
(3)應急物資體系建設情況
差距分析:企業在各風險單元放置了不同數量的應急物資,如應急燈、滅火器等,企業也設有物資存放點,存放了一定量的應急物資。廠區處于運營階段,通過對企業參與應急救援的人員人數和各危險源的風險程度評價和分析,發現企業現有的應急物資的數量不夠充足、分布不夠合理,在事故狀態下,不能很好的贏得應急救援的寶貴搶險時間和有效保證外環境不受到傷害。
建議:建議企業完善各項應急措施的建設和購儲數量。
(4)應急標識系統建設情況
差距分析:企業在生產區及庫存區等位置都設置了應急標識系統,標識系統完善、全面。
建議:無
5.3環境應急資源
5.3.1應急物質及裝備
尋甸林峰源食品廠已配備了必要的應急物資和應急裝備,詳見應急物資調查報告。
5.3.2應急隊伍建設
尋甸林峰源食品廠根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設置了環境應急救援隊伍,主要由:總指揮、副總指揮、現場處置組、環境保護組、應急保障組,共3個應急小組。應急隊伍成員由公司員工組成。
公司的外部救援機構均為政府職能部門或服務性組織,公司雖未與有關部門簽訂應急救援協議或互救協議,一旦發生突發環境事件,通過信息傳遞需要實施外部救援時,相關部門本著“以人為本,快速響應”的原則,能迅速對本公司進行應急救援。
1、本公司事故
自運營至今,本公司未發生污染事件。
2、經驗教訓
對前文收集的國內同類突發環境事件案例進行分析、總結。本公司引以為戒、吸取歷史經驗教訓。針對上述釀成事故的原因,采取如下相應對策:
- 加強管理,制定各崗位操作規程,并嚴格按照規程要求職工。
- 定期開展設備檢修,發現問題及時修補,確保生產安全運行。
- 加強管理,定期開展員工培訓,提高員工素質、增強操作技能;內部、外部培訓后進行考試。對員工考核結果應記錄備案,做到持證上崗;為加強公司員工按章規范操作的主動性、自覺性,制定并落實內部獎懲措施。
根據之前對尋甸林峰源食品廠有關情況的分析,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企業現有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的完備性、可靠性和有效性進行了分析論證,并找出了其中的差距和問題,提出了需要整改的項目內容及完成整改的期限。具體如下表5.5-1。
表5.5-1 現有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差距分析
類別 |
相關要求 |
差距分析 |
環境風險管理制度 |
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措施制度是否建立,環境風險防控重點崗位的責任人或責任機構是否明確,定期巡檢和維護責任制度是否落實 |
已建立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措施制度,已落實定期巡檢和維護責任制度,明確了環境風險防控重點崗位的責任人和責任機構 |
是否經常對職工開展環境風險和環境應急管理宣傳和培訓 |
定期對職工開展環境風險和環境應急管理的宣傳和培訓 |
|
是否建立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制度,并有效執行 |
公司已建立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制度,并有效執行 |
|
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 |
是否在廢氣排放口、廢水、雨水和清潔下水排放口對可能排出的環境風險物質,按照物質特性、危害,設置監視、控制措施,分析每項措施的管理規定、崗位職責落實情況和措施的有效性 |
廢氣排放口、廢水、雨水排放口未設置監視、控制措施 |
是否采取防止事故排水、污染物等擴散、排出廠界的措施,包括截流措施、事故排水收集措施、清凈下水系統防控措施、雨水系統防控措施、生產廢水處理系統防控措施等,分析每項措施的管理規定、崗位職責落實情況和措施的有效性 |
已設置雨污分流系統 |
|
環境 應急資源 |
是否配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和應急裝備(包括應急監測); |
公司已配備一定的應急物資和應急裝備,需要增加部分物資 |
是否已設置專職人員組成的應急救援隊伍; |
公司已設置專職人員組成的應急救援隊伍 |
|
是否與其他組織或單位簽訂應急救援協議或互救協議(包括應急物資、應急裝備和救援隊伍等情況)。 |
公司與其他組織或單位簽訂應急救援協議或互救協議 |
6.完善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措施的實施計劃
根據企業現有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的完備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分析論證和找出的差距和問題,提出了需要整改的項目內容及完成整改的期限。具體如下表6.1-1。
表6.1-1公司現有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需整改的內容
類別 |
需要整改的項目內容 |
整改期限 |
主要負責人 |
環境風險管理 |
持續加強職工的安全培訓教育,公司有對職工開展環境風險和環境應急管理的宣傳和培訓,但未常態化 |
長期 |
岳存林 |
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 |
生產區暫時堆放的原料應按規范分區堆放,并設置危險危害告知牌,堆放量要有嚴格限制,生產區應按要求劃分物流通道、應急通道并做好標識。 |
短期 |
岳存林 |
定期檢查安全措施,并作好記錄,發現損壞的安全設備、器材應及時更換、更新。 |
短期 |
岳存林 |
|
生產車間內應及時清理各種包裝廢棄物,雜物等易燃物品。 |
短期 |
岳存林 |
|
完善各種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明確責任、職責。 |
中期 |
岳存林 |
|
環境 應急資源 |
完善應急物資,補充應急泵等應急物資 |
短期 |
岳存林 |
設置專職人員組成的應急救援隊伍 |
短期 |
岳存林 |
|
與相鄰的公司簽訂應急互救協議(包括應急物資、應急裝備和救援隊伍等情況) |
短期 |
岳存林 |
針對本次排查出來的每一項差距和隱患,根據其危害性、緊迫性和治理時間的長短,提出需要完成整改的期限,分別按短期(3個月以內)、中期(3-6各月)、長期(6個月以上)給出。
長期: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動員大會,加強對廠內職工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措施的宣傳,建立風險設施巡檢及維護制度。
中期:及時完善補充應急物資,職工嚴格實施風險源管理制度要求。
短期:進一步排查生產安全隱患,列表記錄,對不需要增加費用或少量增費用即可解決的安全隱患,立即著手整改。
7.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等級
2018年3月1日國家正式實施 《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本次風險評估報告按《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評估確認尋甸林峰源食品廠突發環境事件環境風險。評估程序見圖7-1。
7.1突發大氣環境事件風險分級
7.1.1涉大氣環境風險物質數量與臨界量比值(Q)
根據《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中相關規定進行辨識,且根據項目原輔材料、生產工藝以及項目污染物排放情況等可知,公司存在的環境風險源主要為廢水治理設施(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鍋爐、廢氣治理措施(水膜除塵器);風險物質主要為鍋爐運行燃燒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計算涉氣風險物質在廠界內的存在量(如存在量呈動態變化,則按年度內最大存在量計算)
與其在附錄 A 中臨界量的比值 Q:
(1)當企業只涉及一種風險物質時,該物質的數量與其臨界量比值,即為 Q。
(2)當企業存在多種風險物質時,則按式(1)計算:
式中:w1, w2, ..., wn——每種風險物質的存在量,t;
W1, W2, ..., Wn——每種風險物質的臨界量,t。
按照數值大小,將 Q 劃分為 4 個水平:
(1)Q<1,以 Q0 表示,企業直接評為一般環境風險等級;
(2)1≤Q<10,以 Q1 表示;
(3)10≤Q<100,以 Q2 表示;
(4)Q≥100,以 Q3 表示。
根據2021年3月22日生態環境部部長信箱《關于企業排放廢氣是否作為應急預案風險物質的回復》,在風險物質識別過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作為有毒氣體,主要指純物質。鍋爐產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廢氣,可直接按照Q小于1計,以Q0表示。
因此本項目涉氣風險物質數量與臨界量比值Q<1,以 Q0表示 。
確定企業突發大氣環境事件風險等級為一般環境風險。
7.2突發水環境事件風險分級
7.2.1涉及水風險物質數量與臨界量比值(Q)
根據《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中相關規定進行辨識,且根據項目原輔材料、生產工藝以及項目污染物排放情況等可知,公司存在的環境風險源主要為廢水治理設施(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鍋爐、廢氣治理措施(水膜除塵器);風險物質主要為鍋爐運行燃燒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計算涉水風險物質在廠界內的存在量(如存在量呈動態變化,則按年度內最大存在量計算)
與其在附錄 A 中臨界量的比值 Q:
(1)當企業只涉及一種風險物質時,該物質的數量與其臨界量比值,即為 Q。
(2)當企業存在多種風險物質時,則按式(1)計算::
式中:w1, w2, ..., wn——每種風險物質的存在量,t;
W1, W2, ..., Wn——每種風險物質的臨界量,t。
按照數值大小,將 Q 劃分為 4 個水平:
(1)Q<1,以 Q0 表示,企業直接評為一般環境風險等級;
(2)1≤Q<10,以 Q1 表示;
(3)10≤Q<100,以 Q2 表示;
(4)Q≥100,以 Q3 表示。
根據2021年3月22日生態環境部部長信箱《關于企業排放廢氣是否作為應急預案風險物質的回復》,在風險物質識別過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作為有毒氣體,主要指純物質。鍋爐產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廢氣,可直接按照Q小于1計,以Q0表示。
因此涉水風險物質數量與臨界量比值Q<1,以 Q0表示 。
確定企業突發水環境事件風險等級為一般環境風險。
7.3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等級確定與調整
7.3.1風險等級確定
以企業突發大氣環境事件風險和突發水環境事件風險等級高者確定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等級。尋甸林峰源食品廠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等級一般環境風險。
7.3.2風險等級調整
近三年內因違法排放污染物、非法轉移處置危險廢物等行為受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處罰的企業,在已評定的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等級基礎上調高一級,最高等級為重大。本項目近三年內無違法排放污染物、非法轉移處置危險廢物等環保違法行為。環境風險等級不調整。
7.3.3風險等級表征
尋甸林峰源食品廠企業同時涉及大氣和水環境風險,風險等級表示為:一般[一般-大氣(Q0)+一般-水(Q0)]。